本文目录一览:
设备维修岗位职责
1、在车间设备副主任的领导下,开展车间设备动力方面的管理工作,对生产工段,班组进行设备技术指导。 负责分管设备的安全管理,对分管设备的运行全面负责。 负责编制全车间的设备操作安全技术规程及管理制度。
2、负责生产设备故障的应急维修,防止同类故障的再次发生。 负责生产设备维修用备件的采购申请和库房领用,以缩短设备故障和停机时间。 负责检查并指导责任区内设备的日常点检,确保设备的正确使用和操作。 负责责任区内生产设备的持续改善工作。 接受并按时完成上级交办的临时工作。
3、负责公司销售的烘培设备、制冷设备安装、调试与维修,按照计划进行设备保养及校准。与客户沟通,诊断设备故障并及时排除,确保设备正常使用。如实填写维修工单及设备编码,将维修信息给客服。遵守公司纪律、服从安排,执行零件领用条例。
4、维修岗位的核心职责是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修理。包括日常的设备点检、故障诊断、设备维修、更换损坏的部件等,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电机修理车间危险源的辨识有哪些
1、电机修理车间的工作流程包括准备工作、电机车停放、机车停电、检查瓦斯、检修、验收、电机车试运行、填写记录、清理现场等环节。
2、机械本身的危险:例如机械的运动部件、高温表面、尖锐边缘等会对人员造成伤害的部件。 电气危险:例如电动机、电控柜、电缆等电气设备可能会产生触电危险。 气体、液体、化学品危险:例如机械的润滑剂、冷却剂、化学品等可能会对人员造成伤害。
3、火力发电厂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在火力发电厂中存在的危险有害物质主要有煤粉、乙炔、点火轻柴油、汽轮机油、绝缘油、次氯酸钠、二氧化氯、氢气、盐酸、氢氧化钠、氨、联胺、硫酸、六氟化硫、磷酸三甲苯酯、高温高压水汽、烟气、锅炉灰渣等。此外还有锅炉、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和变压器、电缆等电气设备设施。
4、车间的危险源主要包括化学品、机械设备、电气系统、高温和噪声等。化学品是车间内最常见的危险源之一。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化学原料、溶剂和催化剂等,这些化学品可能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或腐蚀性,如果储存或使用不当,容易引发泄漏、火灾或中毒等事故。机械设备也是车间内重要的危险源。
5、消防设备和员工培训,可能会发生火灾和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电气危险:梅花车间中存在大量的电气设备,如电动机、照明设备、控制设备等。如果电气设备安装不当、维护不到位或者操作不当,可能会引发电击、触电、火灾等电气事故。人员行为危险:人员行为也是梅花车间中的一个重要危险源。
生产车间的设备管理制度?
根据生产需求,制定设备采购计划,确保生产车间的设备配置合理、先进。 定期对设备进行更新,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对采购设备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确保设备性能稳定、可靠。生产车间的设备管理制度是确保企业正常运作的重要基础。
首先,车间设备需指定专人管理,确保设备得到专业维护。其次,严格执行设备保养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这有助于延长设备寿命,确保生产安全。第三,设备管理遵循三步法:每日清扫、每周维护、每月保养。每日上班后,需检查设备的操控系统和安全装置,确保无问题后再开始工作。
生产纪律与环境管理 严格遵循产品规格,确保生产质量。 爱护设备与材料,避免浪费和损坏。 员工需服从安排,严格执行上级命令,违者将受到处罚。 未经许可,员工不得私自外出,请假需向主管申请。 保持车间卫生,生产后务必清理地面。
生产部门每月组织班组学习规程,车间主管及设备管理人员定期或随机抽查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设备技术状况的管理需分为完好设备与非完好设备,并分别制定考核标准。各部门需完成上级下达的技术状况指标,即考核设备的综合完好率。专业部门需制定年、季、月度设备综合完好率指标,并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到岗位。
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购置(租赁) 进入工地的机械必须是正规厂家生产,必须具有《生产许可证》、《出厂合格证》。 严禁购置和租赁国家明令淘汰产品,规定不准在使用的机械设备。 严禁购置和租赁,经检验达不到安全技术标准规定的机械设备。 严禁租赁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没有改造或维修价值的机械设备。
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什么标准...
1、第三十三条 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2、定;有关安全设备的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测;严禁使用列入淘汰落后技术装备目录的工艺、设备;按照有关国家标准对本单位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登记建档,定期检测、评估、监控。
3、标准如下:设计和制造:安全设备的设计和制造应符合GB/T2821-2012《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计数确定接收质量限度的检验》,GB/T2829-2002《抽样检验程序与表》,GB/T19001-2016/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等标准。
4、第三十三条 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维护.保养.检测应当作好记录,并由有关人员签字。
5、因此,本条规定,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这是一条概括性规定,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安全设备的各个环节要求。现行有关法律对安全设备的标准问题也有相关规定。
6、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六条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